婴幼童正值口腔期,只要小手抓得到的物品,通通都会往嘴里塞;喝奶时又急又快,一不小心可能呛到;咀嚼和吞咽功能还未完全成熟……种种情况,让宝宝被异物呛到的机率特别高。一旦被呛到,却没有获得妥善的治疗与照护,将可能对宝宝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。
宝宝易呛到的3原因
婴幼童被异物(如乳汁、副食品、玩具等)呛到的情况,时有所闻,有时更是防不胜防。从生理发展和生活习惯来看,归纳和说明几种宝宝容易被呛到的情况如下。
牙齿发展
宝宝的臼齿尚未完全长出,因此其整体的咀嚼功能仍未成熟,较无法好好地将食物经由切断、磨碎等方式,处理至可安全吞咽的大小;一不小心吞到颗粒大的物体,就可能被哽到、呛到。
饮食习惯
婴幼童单纯且好奇心强,任何一点外界迹象都可能转移宝宝用餐的专注度,因而边吃边玩、边跑边玩的情况很常发生,无法好好的咀嚼和吞咽,被呛到的危机自然提高不少。
口腔时期
此时的婴幼童处在口腔探索期,本能地喜欢将手上任何物品放入口中,无形中提高阻塞机率。郭建宏医师表示,尤其是直径小于3公分、长度小于5公分的小物(如瓜子、玩具零件、果冻、笔盖、贴纸等),刚好可以放入宝宝口中,要特别小心。
3种阻塞部位 表现症状各不同
对于一般人而言,大多会藉由脸色改变、呼吸声微弱、嘴巴张大等特征,来判别宝宝是否被异物呛到或噎住。然而,异物阻塞的位置,会影响症状的表征,而且各不相同,这也是医学上判断的依据。
卡在咽喉时
如果异物卡在喉咙或咽喉处,婴幼儿声音会变得沙哑或无声,有的还会出现如狗吠般的哮吼声。郭建宏医师表示,如果在此部位完全阻塞三至五分钟,将引发缺氧的可能性,相当危险,必须马上处理以排除异物。
卡在气管时
人体声带的口径,比气管的口径还要小;因此,如果气管异物阻塞,会引起严重的咳嗽,发出类似气喘的喘鸣声。当症状加重时,还可能导致皮下气肿、纵膈腔气肿、气胸等状况,危及性命。
卡在支气管时
根据资料显示,80%宝宝异物梗塞的情况,大多位于支气管处;此部位被阻塞的宝宝,通常会有咳嗽的状况。轻微阻塞的,可能无任何症状;较严重者,可能会出现喘鸣声。然而,当支气管的异物没有立即被排除,而引发后续状况(如卡住两星期而发炎、化 脓),将可能产生细菌感染,提高罹患大叶性肺炎、肺脓疡、甚至败血症的机会。
观察2状况 察觉异物梗塞
宝宝尚年幼,无法顺利且清楚表达情况,只能以生理特征表现;因此,就近的主要照顾者,担负着重要的责任。郭建宏医师以两种状况为例,提醒如下:
持续咳嗽
如果发现宝宝有持续不止的咳嗽状况,父母必须警觉到其因为呛到而咳嗽的可能性,先采取必要的排除方式(交替胸部挤压五次,拍背五次;大于一岁的宝宝则做腹部快速按压)或尽快送医。
非气喘者有喘息声
如果宝宝从来没有发生过气喘的症状,但突然出现奇怪的喘息声,代表可能有异物阻塞,建议就医检查,及早治疗。
预防阻塞发生要注意
宝宝的安全与健康,身旁的照顾者(如父母)责无旁贷。选择安全的玩具或小物、关注宝宝的饮食习惯,都是父母平日应多加留意的地方。
慎选玩具种类
坊间玩具琳琅满目,宝宝很容易被吸引,然后随手放入口中。建议父母选购“一体成形”的安全玩具(如积木),最好不要是零件多且可供拆卸式的玩具(如小汽车),就能降低异物梗塞的风险。
最忌边吃边玩
尤其九个月至两岁的婴幼儿,正值好动的年纪,难免偶而会发生吃一半停下来玩、然后再继续吃的状况;但无论如何,都必须养成坐着吃的习惯。最忌“边吃边玩”,以免分散宝宝咀嚼和吞咽的注意力,而引发被呛到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