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幼儿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除了先天气质之外,后天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,家长在处理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之外,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语言能力发展。
物体恒存概念
对于7个月大的宝宝来说,可以开始教导他“物体恒存”的概念,月龄较小的孩子,只要妈咪离开视线就大哭,因为宝宝觉得妈咪消失就不会再回来了,这时家长可以和宝宝玩“找球游戏”。先拿一个颜色鲜艳的球,吸引宝宝的注意力,再把布盖在球上,引导宝宝自己掀开布把球找出来,了解“看不到的东西,不代表已经消失”的概念。
9个月大的孩子很容易怕生,陌生人靠近就会有排斥和害怕的反应,也不让不熟的人抱他,大约到1岁都会有这种情形,看宝宝个性和家里的环境,如果常常接触不同的人,就会比较快度过这个时期。“怕生”是宝宝正常的社会化反应,家长不需要太伤脑筋,如果宝宝完全不怕生,妈咪反而要有警觉性,因为表示宝宝无法分辨目前身处的环境安全或不安全。
模仿、取代性游戏
10个月大的孩子喜欢玩放手、丢东西的游戏,常常让家长捡得一肚子火,这是宝宝手指肌肉发展的正常过程,不需要骂宝宝为什么老是要把东西丢地上,但如果过了1岁还有这种情形,就需要态度坚定的告诉宝宝“不可以”!
在教导宝宝学习新事物时,必须先观察宝宝的能力到哪里,这就是家长必须了解发展里程碑的重要性,不必揠苗助长,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刺激孩子的能力。9个月以后已经能听懂简单的指令,可以自己翻书看绘本,最喜欢模仿和取代性的玩法,能接受比较抽象的游戏,像是学妈咪假装讲电话,这时家长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日常习惯。
1岁以后大宝宝 教养坚守原则
宝宝到了1岁之后,已经可以听得懂大人说的话,因此孩子闹脾气时,要先等他情绪过了,再告诉宝宝什么可以做、什么不能做,最重要的是,教养的规则和教法要一致。
很多家庭白天给保母或家中长辈带,造成两边的原则不一致,宝宝也会搞不清楚造成混乱,不知道要依循哪一方的标准,最后变得没有规则可循。
理解旁人情绪 试探底线
当孩子做一样的事情,在保母家可以、但回家爸妈说不行时,宝宝就会一直试探底限,比如说一直做错事,甚至故意做同样错误的事情,再看大人的反应如何,是否会因此退让,让本来不行的事情变成可以。由于孩子年纪小,还在探索尺度的阶段,而这个规则的尺度是大人规范的结果,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习惯,因此教养尺度必须一致。
最怕遇到的宝宝,就是爸爸妈妈说不行、祖父祖母却说可以,这时候的宝宝已经会“看脸色”,能理解成年人的情绪;造成教养原则混乱的结果,孩子容易耍赖挑战大人的极限,日常生活习惯没有规则可循,都照自己的意思去做,到了2岁有强烈自主意识之后,就会变得很难带,要矫正也必须花很大的力气,因此家长在教养原则的沟通上就很重要,务必让标准一致。